close

  □通訊員 胡靜
  金陵晚報記者 薑靜
  從1962年到1978年的10餘年間,南京大約有20餘萬人加入到“上山下鄉”的運動中去,他們有一個名字叫“知青”。
  龐大的知青群體以其特殊性衍生成一種特色的文化現象,這就是知青文化。為了讓子孫後代進一步瞭解那段他們並不熟悉和清楚的歲月,雨花功德園開闢了“南京知青文化牆”,展示那段歲月。在和知青接觸的過程中,他們用良好的服務,贏得了知青家屬的認可和信任。
  目前,知青苑已有5位知青入園,市民可免費瞻仰。
  知青苑
  已有五位知青入園
  在雨花功德園的西門側,有面長長的知青牆,用文字和老照片的形式展示了知青生活。這是雨花功德園從去年開始,在南京市殯葬管理處的支持下,開闢的知青文化牆,藉此打造全國首個“知青苑”。今年,功德園還將爭創江蘇首個人文紀念公園,“雲智游”手機系統將帶你在墓園旅行。
  雨花功德園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,南京約有20餘萬知青。從前年開始,雨花功德園就專門開闢了園內西側的一塊5畝大小的土地,建設“知青苑”。該負責人說,“知青苑”內將打造一塊長240米的南京知青文化牆,篆刻22幅畫,23幅文字,底色紅黑相間。文化牆上,將呈現南京知青上山下鄉不同時期的照片、歷史資料等。
  記者在雨花功德園看到,目前,知青文化牆已經初具規模,而且已經有5位知青免費入園。“知青苑內還將專闢一塊地方,介紹南京籍英雄知青的故事,只要家屬同意,雨花功德園將免費接這些知青的遺骨回這裡,免費提供墓地和遷移費用。”該負責人說,知青苑計劃歷時兩年完成,完成後市民可免費參觀知青苑。
  爭創江蘇首個
  人文紀念公園
  記者瞭解到,今年雨花功德園還在爭創江蘇首個人文紀念公園。市民在雨花功德園內,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易游旅游助手軟件,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講解服務。“您現在來到的是雨花功德園中著名的‘三烈士墓’。青山埋忠骨,精神育後人,安眠於此處的‘三烈士’是指在‘皖南事變’中被叛徒暗害的新四軍副軍長項英、副參謀長周子昆和政治部主任袁國平。又稱將軍墓,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……”
  記者發現,每換一個園區,手機里的講解會自動切換,不僅有語音播報,還會自動跳出文字圖片介紹。
  “人文游的線路是:英模園-傅抱石墓-將軍園-武中奇墓-三烈士墓,回憶革命前輩、文化名人和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,使我們感懷之際不忘前人之功。”該負責人介紹說,“好的墓園是人文精神的旅游地,是城市的獨特精神風景線,是一部編年史,是人文紀念公園。”
  該負責人說,很多國家的墓園都是人們散步、休閑、旅游的好去處,有些墓園實際上就是公園。比如,法國拉雪茲、俄羅斯新聖女、美國林茵公園都被列為游覽、瞭解一個國家、一座城市的必經之路,人們能在這個特殊的景點追尋名人的足跡,思考生命。
  雨花功德園的有關負責人說,比如紅星園裡,長眠著百餘位開國將軍和老紅軍,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,都堪稱一部壯麗的史詩。英模園裡,周光裕、薛愛蘋、龐幫榮、於葆林等英雄人物,他們為創建平安和諧南京,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,園內還有傅抱石、武中奇這樣的文化名人,這些墓都會吸引不少市民關註。“每座名人墓都是一個故事,一個景點,一個人的風範,是充滿藝術氣息的‘露天博物館’。”
  為知青免費服務
  贏贊譽
  在雨花功德園業務大廳門口,有一個牌匾,這是江蘇省雲台農場全體知青送給功德園的。
  牌匾上寫著:“江杭蘋魂歸故里名垂千古,功德園弘揚正氣功德無量。”一位知青告訴記者,這短短幾個字,是他們所有雲台農場知青對功德園的感激。
  江杭蘋是“落戶”知青苑的第一人。她在連雲港雲台農場插隊時,為救農友犧牲。
  跟她一起插隊的隊友得知雨花功德園正在打造全國首個知青苑,除了設立知青文化牆,還將免費“接”南京籍的“英雄知青”回家鄉時,熟悉江杭蘋的老知青們決定,要將她“接”回來。
  在雨花功德園的幫助下,經過眾多知青及其家人的努力,她終於魂歸故里。“接江杭蘋回來時,墓地和遷移費用,全部是由功德園承擔的,這讓我們很感激,這是對知青的肯定。”
  而這一切,功德園做得很坦然,一位負責人說,每一種文化,都值得學習,每一種優秀的精神,都值得傳承。功德園將用自己的努力,為這些文化傳承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。
  ▲南京知青文化牆。  (原標題:打造紀念公園讓文化在歲月中沉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vmf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